捣毁敌方基地需要系统性的战术规划和精确的执行力。首先必须通过侦察手段获取敌方基地的防御布局和兵力配置,利用侦察舰或无人机深入敌后,扫描敌方设施分布和防御弱点。情报的准确性直接决定后续进攻的成败,因此需采用多批次、多方向的侦查策略,避免被敌方反侦察措施干扰。同时注意分析基地周边是否存在援军或盟友支援,确保进攻时不会陷入被动局面。
根据侦查结果针对性选择舰船类型,优先使用能克制敌方防御设施的机甲和指挥官。战巡、航母等高指挥值舰船可通过增援功能突破编队限制,但需注意增援后航行速度会降低。合理搭配火力输出、装甲防护和机动性单位,确保舰队在饱和攻击时能形成局部优势。分散攻击敌方防御设施时,避免一次性投入全部兵力,采用逐个击破策略以减少战损。
声东击西是常见策略,以部分舰队佯攻吸引火力,主力从薄弱侧突袭。利用行星阴影或风暴天气隐蔽接近,避开敌方雷达探测。战斗中及时使用攻击强化、防御增益等道具,并根据战场态势调整舰队阵型。若敌方防御过强,可暂时撤退重整队伍,避免资源耗尽导致全面溃败。特别注意后勤补给线的稳定性,确保受损舰船能及时修复。
基地被攻破时会触发自动保护机制,敌方可能在新位置重建,因此要持续监控其动向。占领后立即部署防御设施防止反扑,并与盟友协同控制周边资源点。若敌方启用护盾或隐藏舰队,需保持侦查压力,通过封锁任务限制其发展空间。整个过程中,同盟成员的实时协作和情报共享是维持战略优势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