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巡作为舰队核心,加点策略直接影响战场生存与反击能力。面对敌方强力反击时,优先强化装甲系统的结构值与物理抗性,这是提升生存的基础。焊接工艺强化能增加10%结构值,装甲淬火处理则提供30点物理抗性,两者叠加能有效抵御小型舰船的集火。技术值有限的情况下,建议先点满这两项,再考虑输出类强化。动力系统可适当投入闪避加成,但不必过度消耗技术值,战巡的核心定位仍是抗伤而非机动。
武器系统的加点需要平衡爆发与持续输出。周期集火策略是应对反击的关键,每90秒集中火力攻击同一目标并缩短80%冷却时间,能在短时间内压制敌方主力舰。炮管强化和散热加强分别提升10%伤害和15%冷却缩减,配合暴击类加点能显著提高输出效率。若敌方以巡洋舰为主,可额外投入对巡洋舰特攻策略,针对性强化伤害。注意避免过度分散技术值,优先保证核心策略的完整度。
面对不同反击阵容需灵活调整加点侧重。敌方若以战机群为主攻手段,建议牺牲部分对舰输出,强化防空命中与防空策略。若遭遇战巡或航母的集火,则需将装甲系统的能量抗性纳入强化序列。实战中可通过侦查提前预判敌方配置,必要时使用技术值重置道具调整方案。记住战巡的加点不是固定模板,需根据战场动态优化。
当遭遇高强度反击时,可搭配谷神星支援型或狩猎者战术型提供命中率buff,弥补炮击型命中率不足的缺陷。前排队友携带干扰舰船时,战巡可适当减少闪避加点,将技术值转移到输出端。与载机巡洋舰配合时,优先清理敌方护航艇能大幅降低己方受击压力。战巡的加点最终要服务于整体战术,孤立评估容易陷入被动。
养成过程中保持加点逻辑的连贯性很重要。前期资源有限时,建议先将单一战巡的关键模块点满,而非多艘战巡平均分配技术值。中期可逐步补足次级模块,后期再考虑特殊策略的解锁。每次调整加点后,要通过实战检测效果,重点关注对敌方主力舰的压制效率与自身战损比例。合理的养成节奏能避免资源浪费,稳步提升应对反击的能力。